首页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生活休闲 > 厦门购物 > 正文

远离猝死 不可忽视身体“警报”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15-06-15 11:03 人气:1  评论

  近日,本报一篇报道引来无数叹息——厦门六中一位高三学子在睡梦中猝死,灿烂的生命骤然凋零,为了不影响他班上同学高考,父母忍痛替他发朋友圈瞒死讯。许多读者含着眼泪读完这篇报道,在感动、惋惜之余,对猝死话题也多了一分关注。哪些原因可能引起猝死?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?昨日,记者专门采访了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的专家。

  心脏问题引起的猝死占八成

 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心源性(即心脏问题引起的)和非心源性猝死。非心源性如脑出血、肺栓塞甚至支气管哮喘都会导致猝死,但心源性猝死比例最大,占到了非事故性突发性死亡的80%。

  在冠心病易患年龄前(<35岁),各种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性猝死占5%~15%,如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、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。此外,急性心肌梗死、扩张型心肌病、重症心肌炎、室上性心动过速、冠状动脉痉挛、浸润性心肌病、心脏传导系统阻滞、特发性室速等都可引起心源性猝死。还有离子通道病,如长QT综合征、Brugada综合征等也是常见病因。

  征兆或在数天甚至数月前出现

  市心血管病医院的专家提醒,要重视胸痛、活动后气促、乏力、头晕、出冷汗等不适症状,这些症状可能在心源性猝死前的数天或数周,甚至数月就会出现。还应注意,恶性心律失常发作持续时间短时,患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头昏、黑朦及晕厥。

  典型心绞痛表现为胸部正中或心前区发生的压榨性疼痛,有些患者则没有典型症状,而是表现为牙疼、肩背疼、下颌疼及持续的中上腹部疼痛等看似与心脏不相干的症状,患者容易忽视病情。还有部分病人一发病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,而无明显疼痛症状。

  此外,在无激烈运动、缺少睡眠或生病情况下,连续几天、几周甚至几月出现极度疲劳感,伴有焦虑、失眠、无症状惊醒等症状,也应注意心脏方面的问题。

  年轻人如何预防

  由于心源性猝死发生突然,很多情况下猝不及防,因此预防重于治疗,要减少诱发猝死的因素。

  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,尤其是家族中有猝死患者时,一定要进行心脏遗传性疾病的筛查,如基因检测、心电图、心脏彩超检查等,有冠心病、先天性心脏病的人需要每年定期做心脏专科体检,包括心电图、24小时动态心电图、心脏彩超等。

  对年轻人而言,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,避免长期劳累、熬夜学习工作、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,注意劳逸结合、规律作息、适当运动。

  饮食方面,不宜吃太多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,同时适当控制食盐量。有些考生为了提神会多喝咖啡或浓茶,这样可能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。即使是没有动脉硬化病变的年轻人,在应激状态下也可能造成冠状动脉痉挛,从而生成血栓,甚至猝死。

  尽量控制紧张、烦躁等负面情绪,以免加重或诱发心血管疾病。一旦有病情征兆,一定不能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休息一下就好了,应及时到医院诊治。

本文标签: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