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厦门旅游 > 旅游景点 > 正文

乌山村:体验农村慢生活乌山古厝好所在

作者: 来源:厦门网 日期:2013-06-29 10:28 人气:1  评论

 

 

 

  乌山村,新圩大帽山脚下的一个美丽生态村,田园风光旖旎迷人,有波光粼粼的曾溪水库,也有一望无垠的绿色田野,更有一片安静祥和的古民居矗立在村中央。时间虽然剥蚀了古厝的外表,却改变不了它们的古早味道,以及它在村民们心目中的地位。
 

  古厝保留完好 极具闽南特色


  这些古民居绝大部分建于清末,一溜烟都是红砖红瓦,燕尾马鞍式的屋脊,与很多地方的杂乱无章、破损严重不同的是,乌山村的古民居不仅在当初建设时就遵循很好的规划,依坡而建,十分整齐,现在也还保存完好,新农村改造时,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将这些“古典珍珠”串联起来。
  从外观看,古民居的房屋结构基本一样,都是两房夹两厅或四房夹一厅,由外埕、大门、内埕、天井、落间、隔水等组成,极具典型的闽南特色。与大嶝、吕塘等同样保留完好的古厝最大不同的是,乌山村古民居的墙体是由大鹅卵石砌造而成的,这与乌山位于山区善于就地取材有关。
  当地村民对这些古厝有个形象的称呼——“九十九间”(也称“九十九门”)。据称,“九十九间”得名源于大厝里的门非常之多,走入宅内,埕、厅、院相通,屋屋相连,门门相对。


  古厝内繁华虽已逝 恬静生活仍有余味


  据了解,在明代蔡姓迁入以前,村庄一直由乌姓村民所居,所以叫乌山。蔡姓人迁入后历经数代人的繁衍,逐渐取代乌姓,目前整个村庄已有蔡姓村民两千多人。如今,随着乌山人的生活水平提高,很多村民都在村外盖了新房,因此,古厝当年的繁华早已被岁月磨蚀得不复存在,不过古厝里的安详和闲适依然没有改变。
  现在,古民居居民多以老人为主,爱生活、爱干净的老人们都在房前屋后、阳台种上美丽的三角梅,遇上花期,有大半年以上的时间都能看到大红花朵,异常美丽。在三角梅的衬托下,古厝仿佛焕发新颜。
  前些年,文物部门从乌山挖掘出不少古文物,至今三四千年以上,更给乌山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远古色彩,吸引了不少人来乌山采风。采风者从这样古色古香的环境下穿街走巷,瞬时间有种时空交替的错觉。在这里,时间放慢了脚步,急躁的城市人能够很好地感受难得的恬静生活。


  【游览路线】


  从岛内欲前往乌山的游客最佳行驶路线如下:翔安隧道-翔安大道-324国道仑头出口-三忠往同安2KM郭山路口-同新路-工商路口-新圩圆盘-乌山。
  乘坐公交的乘客,可选择752路(会展中心-新圩)到终点站下车,再转乘713路(新圩—大帽山)的公交车,在乌山村下车。
 

  【相关新闻】


  乌山曾出土新石器时代文物


  乌山遗址位于乌山村底下的钟山。该山海拔高度约50米,东西长约400米,南北宽约200米。1973年3月,当地农民在“山仔埔”墓葬区开荒时发现一柄石戈,石戈呈舌状,通长13.3厘米,宽6.6厘米,厚0.9厘米,顶部有一圆孔,直径0.6厘米,援部较宽,锋部夹角略大,为灰白色页岩,磨制规整。
  1987年福建省文物考古队又在东西两坡采集到残石器2件,残陶圈足1件,灰色印纹硬陶和灰色印纹泥陶片等36件。这些都是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状况的实物资料。


本文标签: 山村 农村 乌山 古厝 体验
网友评论